参考答案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1,简述资料中的做法在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方面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15分)
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具体,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不超过200字。
1.坚持创新,勇于探索。关于将新技术、新思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建立“移动医疗平台”“老少融合”养老新模式都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技术和思路创新的新成果和典范之作。
2.重点注重关注基层群众、弱势群体。互联互通,集聚优势医疗资源,共享大城市的医疗资源与经验,化解了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提高了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3.统筹兼顾,优化设计。在养老院“老少融合”模式下的房间设置、管理规章制度都体现出合理性和创新性。
4.完善考评制度。年轻人要通过院方考核才能住进养老院的公益房,并承诺每周参与志愿服务不低于一定次数,通过考评累积服务时间来兑换住宿权和抵扣房租。
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3~4,针对当前互联网协同消费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20分)
要求:紧扣材料,对策可行,不超过300字。
1、针对经济模式导致的不正当竞争:一是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引导企业采取科学的商业模式,创造真正的消费者。
2、针对交易中的信任危机:一是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信息审核保障信息真实,严厉打击虚假交易等不诚信行为。二是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形成诚信氛围。
3、针对个人信息泄露:一是引导使用者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专项治理,对泄漏隐私等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4、针对产生的纠纷问题:加速相关立法,暂时借鉴现行的法律法规,引导市场建立内部自律监督机制,维护正常的劳动秩序。
5、针对虚假信息以假乱真:宣传引导使用者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看待网络信息。
第三题:假设你是某文化报的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5~6,以“文化共享惠民生”为题,写一篇短评。(25分)
要求: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不超过350字。
文化共享惠民生 时下,文化共享越来越流行。从博物馆馆藏文物交流展览,到各地合作申请文化遗产,给群众带来了不少的民生实惠。
馆藏文物走出封闭状态,让民众共享观赏,民众收获的将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重现、艺术的熏陶。他们从中获得滋养,必会受用终生。文物佳作走出高墙深闺,还能带给群众以自豪、自信,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沿着自己民族的道路走向未来。
文化资源合作共享才有双赢,如共享“梁祝遗产”的品牌资源,给各遗存地注入更多发展活力,同开发关联项目,惠及更多群众。未来,我们还加大投入,丰富公共教育与推广的手段,打破各美术馆打破自身馆藏资源的局限和束缚,加强合作共享,让惠民措施层出不穷!
第四题:针对给定资料2中划线部分,“何时做加法,何时做减法,是一门公共管理的艺术,需要智慧,需要眼光,需要技巧,更需要视野。加法或是减法,不一样的切入角度,体现不一样的心态和思维逻辑,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成败”,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清晰,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逻辑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公共管理的“加减法” 公共管理,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乃至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要做好公共管理,不仅需要技术方法,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感悟,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去寻求最优之道。譬如当下,不少领域善于做好“减法”与“加法”,体现出了公共管理的艺术。
“审批”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得到了有效落实。国务院各部门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六百多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近三百项。同时,不少政务服务中心,增加了电子政务,增配了自助复印,还有电子屏幕一站式导航服务,力争让群众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审批上做减法,优化了营商环境,减轻了企业负担,为市场主体倍添了活力。服务上做加法,增进了体验,提高了效率,为群众增添了不少便利。一减一加,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服务型政府的最直观感受。
一刀切式禁令做减法,人性化的温暖做加法。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古已有之。以前,这些弱势依赖的谋生依靠,往往会因无证经营面临处罚。国务院新颁布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规定,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同时还取消了“没收工具”等规定,降低了罚款数额。类似这样无证经营一刀切式禁令的减法,事虽小,却给城乡弱势群体带来了希望和温暖,为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做了一个加法。
时下,是创新驱动发展,新经济不断涌起的时期,更要审慎的做好公共管理的加减法。新经济的商业模式、经营方式等与传统产业的不同,会存在更大的监督难度和安全隐患。比如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尤其是网络支付,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沉淀资金的使用争议,增加了洗钱,套现,赌博等非法活动的风险。是选择做减法,一禁了之,一劳永逸?还是选择做加法,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监管、承当更大的风险去包容?
加法或是减法,不一样的切入角度,背后是放眼未来的视野。面对新经济,政府应当立足长远,在审批上做了减法,就减少创业创新的束缚。将更多精力转向监管,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就会为经济发展和转型留出了空间。比如今日中国,出门上班,通过打车软件叫一辆车;在车上,用手机浏览最新最火的帖子;下班回家太累不想做饭,又通过APP请一位厨艺达人到家做饭……我们生活做“减法”的背后,也正是因为有监管做“加法”的坚强后盾。
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我们不缺创新或创业精神,亦有公共管理平衡“加法”“减法”的智慧,中国必将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