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常常超出我们的预想。10年前,大家都在讨论80后如何如何,10年后,80后不再是讨论的重心,90后却成了舆论场的主角。尽管以时代划分人群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时代造成的人的问题,似乎又有一定的客观性。9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真实的面貌和舆论展现出来的面貌一样吗?细究起来,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一个判断:个体千差万别,给整个群体贴任何标签都有夸大其词的嫌疑。所以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90后最大的特色就是个体都有独特的个性,非要把他们刻画到一个脸谱里,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有人认为,90后的年代划分并不恰当,90后应叫95后更准确些——中国在1998年前后告别了短缺经济,95后的童年生活处于商品相对丰富的年代,这造成了95后与95前的截然不同,而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影响看,1985-1995年出生的一代反而更有相似性。但这些似乎都无法阻止90后这一概念及相关话题的流行。
材料二 最近,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将“佛系”一词传播开来,网友更是造出一系列的“佛系”概念,其中大多数都与90后的生活息息相关:打车时司机问走哪条路,我都让他选;遇到堵车,堵一会就堵吧,只要手机还有电,我就能不焦虑;吃饭,如果同事有拼单就蹭一个,没有的话就翻翻之前的外卖APP记录,再来一份同样的;工作中,案子被评为优秀,上台领奖很客气,“都是同事的功劳”;案子没做好,总监发起火来,“知道了下次改进”……许多网友对此深以为然,觉得就是自己生活的写照,直言“扎心”,纷纷加入讨论的大军。 @偷吃西瓜的猫:在某些方面佛系的我,归根结底就是打着随缘的旗号,给自己的懒、消极、懒惰、逃避现实找了个美好的借口。 @不少:都说年轻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总该有点朝气吧。就算是“佛系”,也要做一个“斗战圣佛系”,没有苦行,何能成佛? @风景如画superman:所谓佛系青年,就是把青年刻画得无聊化、庸俗化,纯粹是一种抹黑。 @枣小尘:我不认为“佛系”代表着消极,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种与人为善,与万物言和的态度。不争,不抢,不温不火,不作不闹,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归根结底无非是自我吐槽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听着不太“正能量”。 @蜜斯展在码字:年龄是一种天然的屏障,每一代人越过这道屏障审视别人,都有些虚无缥缈之感,加上对时间的失真感和自身的危机感,偏见几乎无可避免。 @云淡风轻:小事可以“佛系”,但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材料三 “70后要求加班,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对网上流行的这个段子,小肖觉得很形象,他就是一个“拒绝上班”的人。其实,他并不是不想上班,而是觉得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几天前,他又完成了一次“跳槽”,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了不到两个月,感觉“工作太乏味,没什么前途”,于是不顾公司“3个月后立即转正”的承诺,毅然选择了离职。“我们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我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这样才激发我的斗志,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小肖如此形容他心中的“理想”。为此,他从去年7月份毕业进入职场以来,已先后换过3份工作。“工作不能凑合”是他每次跳槽时说服自己最有力的理由。“其实,我也不是挑剔,比如,工作收入低一点、苦一点,甚至条件差一点,等等,我都能接受。但工作一定要有意思、有追求,你说这样的要求高吗?”据小肖介绍,他身边的90后伙伴想法多是如此。当记者问及这么频繁地换工作,是不是每次都要先找好下家再辞职,小肖笑笑说,哪会顾及这些,反正还有老爸老妈呢,不会饿死的。 转正才两个月的小鹿就打算不再硬撑下去了,决定月底辞职。小鹿性格内向,而销售这一行,要她每天硬着头皮去给顾客打电话推销,有时为了销售业绩,还要参加各类饭局应酬。其实,这些对她来说还不是最大的煎熬,她哀叹道:“工作上的苦和累我都可以坚持,最无法忍受的是人格上的践踏。我的上司,脾气超级暴躁,说话总是吆五喝六的,对上级一副奴颜媚骨,对下级就摆臭脸瞧不起人,我根本就受不了他的臭脾气。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与协作,可他像对待‘奴隶’一样地对我们,谁还愿意给他卖力呢?其实,他若懂得一点尊重,我们才能做得开心、干得有劲。”小鹿口中的“做得开心”,其实涵盖的很广,不仅包括容易相处的同事,尊重自己的上司,还有实现理想的冲劲。今年7月毕业的晓晓,年初就已经在家乡的电视台实习了,凭借人脉优势和自身的努力,单位同意她一毕业就转正,工资接近4500元。可前不久,她还是跳槽到了外省的一家媒体公司。陌生的环境,微薄的薪金,不可预知的未来,一度使她想要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她笑言:“来到这里,我算得上是抛弃了过去的一切。”她并不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为了梦想,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学毕业两年多的小万,刚刚成为一名加工厂的实验员,虽说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但她却预感自己会在两年内辞职,“大四那年没考上研究生,在家复习了一年,接着二战考研,不料再次落榜。父母让我好好准备公务员考试,说女孩子要稳定一点,可我不愿意,我觉得无论那份工作有多么好,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单位,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这样的生活想想都乏味和无趣。”直到家人逼问她是要嫁人还是去工作时,她才选择出来,四处投简历。找了现在的这份工作,她说:“我不想待在家乡的小县城,可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房价贵,工资一样低,每个月工资只有3500元,扣除房租等生活费用,已所剩无几,要找一份好工作真难。”。面对手头这份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小万却有着自己明确的规划和设想,“当初找这份工作就是为了多学习,多些阅历,多积累些经验。如果我辞职,要么是因为技艺熟练,没有学习空间了;要么是因为工作氛围不好,上级安排工作不合理。” 几经波折,小文最终还是打碎了大家都羡慕的“金饭碗”,从好不容易考上的事业单位辞职了,辞职的原因很简单——和领导吵架了。“事情发生在上个月单位组织的一场研讨会上,我们提前过去的,当时参会人员三三两两进场,领导突然让我给已经坐下的专家们倒水。凭什么啊,我是来组织他们研讨的,要倒水找会场的服务员啊,况且单位还来了其他同事,偏偏要我倒水,摆明了是欺负我!所以我当即就很严肃地给他怼回去了:对不起主任,我是来组织研讨会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可能我们主任根本没想到我会这么说,脸当场就红了,把我痛批了一顿,说我90后不懂事,叫我不要再参加研讨会了,先回单位。”讲起这件事,小文依然气愤难平:“我觉得自己没有错,这和是不是90后没关系,不能因为你当年是从给领导抹桌子、扫地、倒水过来的,就要求现在我们也得这么做,如果只能由领导说了算,甚至领导错了也是对的,那这样的工作我宁可不要,这样的单位我也不想呆。”
材料四 在网络上,诸如“90后母亲吸毒,孩子饿得吃纸”“90后毕业生两年换了7份工作”之类抓人眼球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有一段时期,90后常常被描述得像是外星物种。据统计,某网站2013年度以“90后”为话题的新闻,明显偏向负面的报道占53%,明显偏向正面的报道只占7.5%。近年来,虽然这种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扭转,但90后在求职、创业、婚恋、消费等方面的一些言行依旧容易引发舆论热议,更有媒体追问“90后到底怎么了?” 实际上,这种对于代际的批判,从未在舆论上停歇。2004年左右,70后是被批判的对象,他们被描述为青春期“正赶上八十年代兴起的消费文化,这一代人总体上是没有理想、没有责任,追求自我个性张扬的一代,也是没有历史与时间,只有当下的一代。”有报纸甚至刊登了题为《不与七十年代生人交朋友》的文章,指责这代人都是“古惑仔”,没文化,没法沟通,冷漠,斤斤计较。但不曾想,没过几年,风向急转,70后被人“忘却了”,80后成了自私自利、垮掉的、没有断奶的一代。而现在呢,80后站起来了,90后则被认为是“脑残”的一代。导致这种舆论话语变化的原因,就在于话语权的变迁,批判70后时,60后、50后掌握着主流话语权,批判80后时,60后、70后掌握着话语权,而批判90后时,80后掌握了部分话语权。 很明显,任何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话语周期。在这个周期中,话语表达的第一个高峰是在20多岁的时候,因为年轻人对现有秩序不认同,他们的言行代表了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反叛和挑战;第二个高峰则是四五十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人已经掌握了社会话语权,他们的观点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互联网兴起后,话语权的转换已经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了,十年左右即可构成一个周期。比如,2004年左右,60后正好是社会中坚力量,是社会话语权的掌控者,他们可以轻易对80后进行批判。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80后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流群体,伴以社会地位的提升,当下的80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互联网的话语体系,于是关于80后的负面声音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痛批“90后变得脑残和不堪大用了”等言论。 虽然审视后辈几乎是人类处理复杂代际关系的共同手段,在美国也曾经有过“婴儿潮世代”“X一代”“Y一代”的讨论。但事实表明,对某一群体标签化,最后无不是以笑话收场。客观上来看,这种代际关系的审视,往往隐藏着上一代人深深的失落。现在我们的代际争论往往是只看别人的“特短”,却对他们的“特长”选择性失明。实际上,代际争论也是一代人试图了解另一代人的过程。每一代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段都自然会把老一辈身上合理的东西吸纳进来,社会舆论可以予以提醒,但不必过于担心。看待与评价一代人,应当报以同情和理解,而不是生硬地贴标签,或者居高临下地挥起道德的“大棒”横加指责。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着每个时代的矛盾和问题,“一代不如一代”的论点自古已有,然而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差。
材料五 贴标签,心理学上也叫刻板印象,是一种分类性思维,指人们对某个事物形成了一种概括化结论,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类事物都具有该特征。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必须依赖分类的帮助。这种分类一旦形成,将成为我们做出预判的基础,而且我们几乎无法避免这个过程。刻板印象是一种基于社会经验之上的识别归纳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需要刻板印象来帮助我们分类、简化线索,它能让我们快速高效地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预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举例来说,刻板印象告诉我们四川女生是辣妹子,喜欢吃火锅。因此,如果碰到一个四川女生,我们就可以用火锅为破冰口,投其所好进行聊天,迅速拉近彼此距离。刻板印象告诉我们爱好文艺的女生不喜欢看血腥电影。因此,如果第一次和文艺女生约会看电影,最好就不要看战争片,避免踩雷碰钉。但正如一个硬币有两面,刻板印象也会固化人的思维。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可能被某个标签完全概括,就像不是所有四川妹子都喜欢吃火锅,不是所有文艺女都讨厌血腥电影。如果我们把刻板印象当作认识一个人的唯一工具,忽视了个体差异,就没办法得到客观公正的判断。 刻板印象在心理学上实际是个中性词,但是当它被夹杂了好恶的情感,就变成了“偏见”,而偏见的极端就是“歧视”。比如,女强人本来只是事业心重、经济独立的女人,但有些人的解读却是只顾事业不顾家庭的不称职女人;富二代本来只是家境富裕的孩子,但有些人对这个群体的解读却是不思进取、生活奢靡、骄纵妄为。这是由标签解读者的情感偏见和认知偏差造成的,而且这种“解读”是潜意识层面的。就像我们都知道不是所有女人开车都慢,但是当碰到一个开得很慢的司机挡在前面,很多人潜意识里的解读就是:会不会是个女司机? 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看,人们不是凭空把“富二代”解读成“不思进取、生活奢靡、骄纵妄为”的。这个解读是人们从外界吸收的信息,而它被固化在脑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解读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了其他解读;二是人们本能情感上选择了这种解读。也就是说,当“富二代”是以“不思进取、生活奢靡、骄纵妄为”这个解读高频出现时,它就会被强化固化,从而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因此,倒推回来,如果要破解建立在标签上的认知偏差和固化思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供多种对标签的解读。当看到更多女强人兼顾事业和家庭的例子,富二代勤俭上进、谦逊努力的例子,人们的认知偏见和固化思维自然会慢慢瓦解。当然,这只是偏见形成的认知层面的原因,而情感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能你听过更多正面女强人的例子,但你潜意识还是觉得这是一个负面标签,这便是由于情感倾向妨碍了理性分析造成的。要破解情感偏见,我们需要经常自省,通过纠正自我意识来修正自己的认知与行为。
材料六 编者按:“走近90后”系列报道本期即将收官。通过我们对一个个鲜活生动的90后进行的案例式报道,以及对于90后现象的梳理归纳,想必您对于90后这一群体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对于那些长期观察、研究90后群体的专家学者,他们眼中的90后是什么样呢?他们对于90后有着怎样的见解,怎样的期许?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两位权威专家和大家一起谈论90后。 记者:在您看来,90后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张教授:90后与80后常常并提,他们相通的一点是:都属独生子女一代。但90后不同的是,他们生长在中国发展更迅速、更富裕的历史阶段,又是完全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代,也因此他们整体受到的教育更多元,教养程度也更高;同时,接受信息的途径和信息量也非以往可比,更“见多识广”。90后作为一个群体,当然身上也有一些共性的缺点,比如由于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的呵护和享受的资源很多,抗压能力却相对较弱,专注力也不够,与人合作的能力仍值得探讨,这些可能在未来的成长中要继续磨练。 邓教授:“自我表现”“主体意识”或“自主意识”,是90后最凸显也是最本质的群体特征。如果说80后叫主体意识觉醒,那90后应该是主体意识张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就日益关注青年在青年发展决策中的参与作用,创造条件赋予青年更多的参与权和决定权,扩充的青年权利推动了青年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明显增长。从政府和社会层面看,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地方制定和实施青年发展规划,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来解决青年成长发展中的问题,使青年的成长环境日趋改善。 记者:就像80后当初被贴上“叛逆”的标签一样,有人统计,90后身上被贴得最多的标签是“自我”,您对90后的“自我”怎么看? 张教授:我同意这种说法。80后是和长辈有碰撞的一代,叛逆就是碰撞的表现。而90后则开始与长辈处于“平行线”状态,没有剧烈的碰撞,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接受的事物,如漫画、动漫、网络小说等,与长辈完全是两个世界,而90后并不愿和父辈正面交流这些事情,他和你保持一种平行,这是他们的特色,所以两者并没有产生剧烈的碰撞。与80后初出茅庐时渴望对话不同,90后在社会规则上相对偏于温和,他们顺应社会的主流要求,而另一方面又拥有一个比较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发展出来了一个独到的世界,所以与他们相处,会发现有时候“语言不通”。 邓教授:我认同90后具有“自我表现”特征,但不主张简单地以“自我”来概括。90后“自我表现”的特征,并不是一种负面的社会标签,而是90后青年进入相对丰裕社会和中国制度不断完善时期必然出现的社会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体现。对于90后的“自我表现”特征,成人社会、新闻舆论不可只强调90后的“自我”,甚至把“自我”和“自私”等同起来。这种错误的观念,是一种断章取义的片面理解,甚至是“一代不如一代”过时观念的新时代翻版,对青年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记者:有人认为,90后过于注重个体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导致集体意识淡漠,将会影响年轻一代的国家、民族、集体认同意识。您认为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张教授:一方面,国家、民族认同方面没问题,之前的“帝吧出征”事件令很多人惊讶,90后眼界相对开阔,见多识广,有的从小便去过很多国家,有更丰富的留学经历等等,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来源于现实的认知和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对外国的一些东西有着“免疫力”,他们的爱国常常有自己的一套更为灵活的表达方式。但另一方面,90后集体意识确实不够,如何合作,如何与人相处,这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能力还相对不足。 邓教授:从现实表现、抽样调查和发展趋势看,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年轻一代对国家、民族、集体的认同。在志愿服务和公共活动上,90后的表现可圈可点。从科学的调查研究看,目前也没有证据证实这种担忧。相反,从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发现,90后、80后的爱国热情比70后更加强烈。更重要的是,90后和00后自我意识的发展,正在经历从强调个体权利到强调集体权利的转变,90后和00后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处理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辩证统一。 记者:有人认为,90后处理事情比较现实、功利化,缺少理想信念,缺乏信仰,您是否认同?青年人应该如何对待理想与现实? 张教授:相比以前的青年,90后理性务实的取向更加明显,程度更加强烈,但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比较现实和功利,但同样有理想有信仰。90后越来越不赞成为了信仰或理念而抑制现实需求,他们会在理性务实与理想信仰之间寻求平衡。需要注意的是,90后中存在的过分注重现实、功利化的消极现象,主要责任在于成人社会,而不应归咎于90后。因为这是成人社会给90后设定的发展道路的结果,也是他们面对重重压力作出的一种最不坏的成长选择。 邓教授:一方面,90后基于现实选择比较理性判断事情,不太容易盲目冲动,这总体上是好的,体现了年轻人更加智慧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存在志存高远不足,他们比较关注自己的一套,容易自满。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要继承发展。前几代人把中国建设到这样一个程度,而他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应该把国家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
题目及要求 问题一:“给定资料3”中列举了几位90后初入职场的一些事例,请归纳概括他们的择业观念。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例清楚,语言精练,不超过200字。
问题二:请结合“给定资料4-5”,对社会各群体间互贴标签的现象进行评析。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350字。
问题三:请结合对“给定资料6”中“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要继承发展。”这句话的理解和思考,以“时代和使命”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议论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参考给定资料,联系社会实际,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