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076万人,这是教育部公布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这个就业季,有点不一样——今年夏天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多数出生在1999年和2000年,属于“网络时代”,他们对就业、创业和人生的规划,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在西南边陲云南,首都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肖松,在阳光充沛的果园,收获着沃柑。从遥远的云南昭通考进北京的大学刚读了一年半疫情就来了,学习、交流都改到了线上。肖松回到云南昭通老家,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开始认真思考未来。“我不喜欢朝九晚五那种上班族的生活,想自己做事。”肖松发现,自己所学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运用在智慧农业领域。云南,正好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亟待开发和推广。 “这个季节,盛产沃柑。另外,我们这边还有很多特产,比如辣椒酱,但是缺乏包装和设计,所以卖不出去。”2020年底,肖松注册成立了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程序也随后上线。22岁的肖松,现在是公司的执行董事。他的团队里,年纪最大的出生于1992年,最小的出生于2003年。智慧农业、远程办公、机械喷灌、无人运输……这些高新科技,都运用到他的创业项目中。肖松的团队,也因出色的表现,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2022年夏天,肖松本科毕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业项目中,跟同样热爱乡土的团队成员一起,挖掘更多值得推荐的农特产品。 冯朔出生在2000年,老家距离武汉只有一小时车程。2021年10月,大四的冯朔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单位。“我的目标很明确,回家,回湖北。”只用了一两天的时间思考,冯朔就与武汉的交通企业迅速签约。同宿舍的同学,除了考研深造,其他选择就业的,都不约而同选择回乡。“现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均衡,很多省会城市都非常不错。”冯朔说。 求职5个多月、投了近百份简历的大学毕业生陈可在不断调整就业选择后,决定入职老家丽水的一家民营企业,成为企划部的员工。“我原来定的求职方向是央企和国企,但到这家企业实地看过后,我转变了想法。”陈可说,“我觉得这家企业很有发展前景。入职后,我将主要负责文案、设计、PPT制作等,和我所学专业契合度高,公司也给了我比较好的待遇。”陈可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有浙江相关政策的助力。为加快山区26县发展,浙江出台《关于支持山区26县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引进培养各类人才等方面发力,鼓励更多人才到山区县施展才华。 “入职半个月了,跟乡亲们也熟悉了,和大家一起研究果树栽培技术,很有成就感。能发挥专业特长,未来肯定有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夏鸣选择回乡,在山东省栖霞市的一个乡镇当了一名服务基层的公务员,助力农村振兴。 “去哪儿就业”是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如今,不少毕业生不再把留在大城市工作当作毕业后的首选,非一线城市、基层就业成了他们的新选择。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回乡就业、基层就业的认识偏理性,近70%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回老家、去基层就业,也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二 2022年毕业季,A市团市委为应届毕业生组织了一系列促就业专题活动,其中一场学长学姐讲述自己就业故事与心得的线上座谈会,很受毕业季学弟学妹欢迎。以下是座谈会原声记录节选。 话题一: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 阿源(设计师):大家好,我是阿源,今年我刚刚成为一家电商平台的乡村品牌设计师,它给我提供一个平台,让我通过我擅长的专业,比如说平面设计,来促进乡村振兴。对,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刘荫(电视导演):大家好,我是刘荫,目前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工作,是一名电视导演,这份工作真的有给我一个机会去真真切切了解农村,去了解党和政府对村民、对农村那些好的政策。这些以前我是感受不到的。 韦韵(品控员):我学的是食品与质量安全专业,同时自己又是柳州人,所以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柳州螺蛳粉行业。 小雷(设计师):像品牌设计以及农产品包装设计用到的一些插画设计,跟我自己平时在大学学的比较对口,我觉得如果能够通过自己擅长的东西去促进乡村振兴的话是比较有意义的一件事。 胡军(基层公务员):大家好,我叫胡军,我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阿扎镇工作3年了,我认为年轻人的理想,在小地方一样能实现。 话题二:你如何看待内卷 小雷(设计师):我自己对内卷的理解,其实是说大家在满足自己工作目标,或者是满足自己工作需求之外,进一步进行一些可能偏恶性的竞争。我自己的话,我觉得还好,更多的是一种良性的竞争。 刘荫(电视导演):今晚直播结束大概会是10点多,而我还要工作两个小时吧,这是我一个基本的状态了。但是其实在工作中我是一个很开心的状态,从内心我并不觉得这是“卷”。当你专心致志地做自己手头的事儿,低头沉下心地去做的话,就没有时间焦虑了。 小叶(国企员工):我们能做的就是时刻保持一个清醒、冷静、客观的大脑,去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规划,找准自己的赛道。 话题三:你如何看待躺平青年 小雷(设计师):躺平更多的可能是种避世的态度吧,就是说当你厌倦了在一个高压、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去工作或者生活的时候,你选择一种消极的态度去逃避现实。 小叶(国企员工):我觉得短时间的躺平也可以让我们从内卷的浪潮中出来,留给自己思考放松的时间,但是长时间躺平的话,会让我们丧失斗志和激情,然后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陷入一种低落的情绪中,甚至产生一个恶性循环,这都是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阿源(设计师):当不当躺平青年是个人的选择吧,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不会选择去当一个躺平青年的,因为我觉得人还是要趁年轻的时候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一下,如果人去躺平的话呢,可能视野会过于狭隘了。 小雷(设计师):无论是内卷也好、躺平也好,都是过于极端的两种生活态度。怎么可能躺平呢? 韦韵(品控员):我的梦想是能开发出一款受大家喜爱的新产品。有梦想的人怎么可能躺平呢? 小结:一句话心得 小叶(国企员工):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肩负了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期待。 胡军(基层公务员):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这片土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阿源(设计师):秉持自己的目标和初心,然后继续往前走。 刘荫(电视导演):每一天都努力做事,你就会觉得我这一天没有白过。 小雷(设计师):静下心去想一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然后可以从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去发掘一些自己未来可以做的事情。 韦韵(品控员):如何更好、更有意义地生活才是自己人生的追求。 材料三 就业,事关青年的人生选择。2022年6月,在四川宜宾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对同学们说,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得知你们118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释。”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半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吉林考察,在一汽集团研发总院同几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亲切交谈,勉励广大高校毕业生“改变择业观、就业观,找到自己的定位,投入踏踏实实的工作中”。 择业中有家国情怀,就业中有远大理想。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同志曾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他以自己下乡工作的经历,勉励青年多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1984年夏,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邀请暑期返乡的正定籍大学生座谈,谈到大学生报效国家的多种选择时,他表示,“基层更需要大学生,更需要人才”“我觉得在基层很充实,有干头儿”。 “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响亮的口号正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行动指南。近3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到地市级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约70%,到中西部就业比例约60%。 材料四 2020年7月,小夏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他放弃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审计局选调生和年薪20多万元的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机会,选择扎根边疆。说服父母,克服高原反应,经过培训学习,2021年4月,他正式踏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孔玛乡德庆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里唯一的汉族干部,小夏的主要工作是推广国家通用语。他白天做工作,晚上加班备课,努力让课堂变得有趣。村民对于学习普通话很积极。经过几个月,成效逐渐显现——全乡组织村委会主任开会时,德庆村的顿珠是第一个用汉语写名字的。有次小夏生病了,很多村民在微信里用汉语向他发来问候。“那一刻我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小夏说,“与其说是我选择西藏,不如说是西藏选择了我,给了我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机会。” “我曾在云南学习生活过,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和乡亲们有很深的感情。那时我就决定毕业后到云南工作,为边疆地区的发展尽我所能。”谈到扎根边疆的初心,挂任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北京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小孙说。 而对小孙的校友、北京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小陈而言,初心的背后,是榜样的力量。“同为广西小山村长大的女孩,黄文秀师姐的事迹对我影响特别大。”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镇二塘村担任村支书助理的小陈说。 “在我之前,学校连一个专职体育老师都没有。”云南民族大学2019届毕业生小黄毕业后考取特岗教师,成为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公郎镇公郎小学的体育教师。科学安全的体育锻炼、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小黄每天都为孩子们的体育活动绞尽脑汁。“能为边疆地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出一份力,这让我无比骄傲。”她坦言。“今年7月,我在公郎小学的服务期就满了,但我会继续做一名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能每天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是我最大的满足。”谈到未来的人生规划,小黄清晰且坚定。 材料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2年毕业季前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着力加强青年就业帮扶等5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在就业优先战略指引下,相关部门拿出真金白银,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税费减免、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支持、创业担保贷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发布岗位需求超千万人次;教育部组织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要求全国高校“一把手”带头访企拓岗,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 各地也想方设法护航毕业生求职路,用短期政策杠杆换来长期人才效应,为当地长远发展积蓄宝贵人才资源。上海将推出2.5万套公共租赁房,为应届毕业生定向提供一批租金可负担、长期稳定的租赁房源;福建福州为外地赴福州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年期免费住宿;安徽合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数字经济相关岗位技能培训…… 材料六 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与2015年相比,2020年大学生评价工作好坏的最重要标准中,“收入”的排位从201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所占比重从2015年的11.8%上升到17.5%。与此同时,将“发展空间”“能力提升”“个人兴趣”作为评价工作好坏首要标准的大学生比例都略有下降,选择“发展空间”的比例从2015年的34.2%下降到2020年的30.7%,选择“能力提升”的比例从2015年的18.2%下降到2020年的16.2%,选择“个人兴趣”的比例从2015年的16.9%下降到2020年的13.1%。报告据此认为,相比于“95后”大学生,更多的“00后”大学生将“收入”这一物质因素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 此外,将“舒适”和“稳定”作为评价工作好坏首要标准的大学生比例都有所提高,选择“舒适”的大学生比例从2015年的5.4%上升到2020年的8.8%,选择“稳定”的大学生比例从2015年的5.9%上升到2020年的8.0%。随着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以“打工人”“社畜”等称号来自嘲,工作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也逐渐成为更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考虑的重要因素。“00后”是享受成长红利最为丰厚的一代,比“95后”拥有更优渥的经济条件,他们在重视财富积累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生活质量。相比于“95后”大学生,“00后”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可能会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另一项调研通过线下个人采访方式调查“00后”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并将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本科低年级。调研发现大学生认为其所学专业与今后工作关联程度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正如就读于环境工程专业的陈同学所说:“我认为我们专业的对口岗位很少,一些同学会选择考环保局,但最后的录取人数很少,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我在以后择业、就业时基本上不会考虑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工作,可能会更倾向于运营、营销类的工作。”调研数据显示,47.9%的受众预期今后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联程度在30%-60%的区间,42.51%的受众认为关联程度大于60%,9.58%的受众预期会小于30%,关联程度低也就意味着跨专业就业,会导致人才资源浪费。一些专业的招收人数与市场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不匹配,一些岗位人才稀缺,一些岗位又人才密集过剩,所以不得不去从事专业不对口的职业,学不能致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变相提高了一些热门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剧了就业竞争。另外,即使对口就业,在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要的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材料七 论文写在大地 设计做在乡村 “我的毕业设计是一款桌游文创品,将湖头村养生文化编入游戏,好玩、好记、好传播……”2月27日,东华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刘晓涵,站在N市岔路镇湖头村文化礼堂前,做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刘晓涵的灵感来自她脚下的土地,湖头村已有1700年历史,是葛洪后裔聚居村,1500多名村民中99%姓葛,湖头村后的大洪山学士坪一带,今天还保留着祖上葛洪结庐炼丹的遗迹和祭祀供奉的场所。她说:“养生文化结合年轻群众较易接受的桌游类产品,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很有意思!”而更令刘晓涵兴奋的是,湖头村也对她的设计充满期待,已经预定她的设计作为本村主打文创品。“没想到,我的毕业设计可以直接用在乡村大地上,比起以前凭空去做设计,更有成就感!” 以往各大高校的毕业设计多是“纸上谈兵”,今年,N市发起了“我在枫湖做毕设”——长三角艺术振兴乡村高校毕业设计联合行动,邀请设计院校以N市乡村为画板,设计毕业作品,并由大学生和村民共同推进作品的落地与转化。目前,已有12所高校的60个毕业设计陆续落地N市。毕业生们从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美学、产业升级、文化振兴、乡村品牌等方面选题,回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需求,既有落地的实体建筑项目,也有文创或乡村规划类的项目。 毕业生的作品要由村民导师、高校导师、企业导师组成的导师团来评分。打分标准也从单独的学术探究,延伸到商业价值、方案落地等多维度考量,更考验学生的实操能力。“你的设计中,河边护栏的高低有没有考虑安全高度,对小孩子是不是安全?发大水时的水位有没有考虑进去?”在下畈村,村民导师老周了解了安徽建筑大学安琪的毕业论文后提出的问题,给了安琪很大启发。 “以前的毕业作品大多还是比较理想化的,这次聚焦在乡村,我觉得要做到设计产品落地,就要为当地村民多考虑,比如适老化的改造、小孩的娱乐空间等。”浙江工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李爽的选题是在村里的“百草园”做景观设计,目的是宣扬中医文化,结合当前热门的治愈性景观,把两者融入到毕业设计中去。“村民导师打分不会看你专业的东西,我们做的设计,要让他们觉得真的能够实现,而且能为村庄带来帮助。” 写在乡间大地的毕业作品也吸引了商业资本的目光。在湖头村,东华大学毕业生郑蓉的作品《基于葛洪养生文化的盲盒IP形象设计》,让企业导师老褚下场抢设计。老褚是N市某办公文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们公司的卡套植入动漫IP后,价格从3.5元提高到12元,老褚打算将这款毕业设计作品与文具产品进行结合。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看着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落地,感到非常自豪。”安徽大学设计学院毕业生唐薇分享道。她和村民一起努力把“童趣下畈”这个毕业作品落地,用木栈道串联起的3个儿童游乐区域,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并最终打造成儿童探索自然、科普学习的户外活动空间。“希望能长长久久地运营下去。”唐薇说。 “以前,学生设计出来的方案比较单一,设计出来的作品无法在市场落地。如今,他们会发现自己的作品跟时代、社会、乡村有着紧密的联系,能通过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融入其中。”项目负责人之一,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陈教授坦言,“高校师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教学科研工作与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是这批选题的意义所在。” 作答要求 问题一:假如你是“资料2”中A市团市委工作人员,负责主持这次线上座谈会。在座谈会结束前,需要对在线参加座谈会的应届毕业生做一个简短的发言,你会说些什么?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提炼准确,导向正确,条理清晰;(2)言简意赅,感染力强,符合线上座谈会情境;不超过350字。 问题二:“资料7”是《N市日报》拟刊发的一篇新闻报道,请你围绕这篇报道写一则短评,与该报道一同刊发。(30分) 要求:(1)题目自拟,观点鲜明;(2)论述深刻,结构完整;(3)不超过600字。 问题三:关于就业,一方面,把“收入”“舒适”“稳定”等因素作为评价工作好坏首要标准的大学生比例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基层“吃苦”,而这些年轻人在谈感受时,多用“成就感”“开心”“骄傲”“满足”“值得”这样的词。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50分) 要求:(1)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语言流畅;(3)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字数1000-12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