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材料1”,概括A市促进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1.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对接市内外高校院所,有组织、体系化的做好科技成果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工作。2.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共促科技招商,形成成果转化项目定期推送、产业链供需互促对接机制。3.建设产业园区集群。促进企业间互动和协同提高竞争力创新力,共享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降成本。4.做好资金与金融支持。国有投资平台投资吸引优质项目;建立科技企业贷款服务体系;出台扶持政策扩大基金规模与数量。5.吸引与培养人才。建设国际人才城引进人才;成立科技商学院培养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
二、“给定材料2”中提到“S 市总工会工作的优化,真正实现了以职工需求推动服务的新格局”,请说明S市总工会是如何实现这种新格局的。(15 分)
要求:理解准确、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不超过250字。
1.倾听职工心声。发起“职工心声大调查”活动,收集意见建议助推各单位针对问题改进,增强了与职工沟通互动。2.助力成长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线上培训模式,为职工搭建成长平台,创造更多发展机会。3.关爱心理健康。为职工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从容面对压力。4.维护职工权益。落实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的诉求,让职工群众“时时、处处、事事”放心。5.创新工会工作。通过智慧工会平台,提升职工福利体验。6.创建“星级”服务站点。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打造工会服务阵地,筑起服务职工的温馨港湾。
三、为使夜市管理工作更加规范,B市大帆夜市综合服务办公室计划编写一份“平安夜市安全巡查工作指南”供工作人员使用。根据“给定材料3”,请你草拟该指南中的工作事项及相应的工作内容。(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2)工作事项明确,工作内容具体。(3)层次分明,条目清晰,语言简练。(4)不超过500字。
一.消防及用电安全检查:1.检查经营场地消防安全条件。是否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摊主是否会使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是否设置防火标志。2.检查商铺用电安全。3.检查排烟管道是否有破损。
二.食品安全检查:1.检查食品卫生许可证是否悬挂到位。2.实时监测摊点安全卫生,包括食品存放、加工过程和经手人员等。3.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合格。4.检查摊贩是否按要求生熟、干湿、鲜活食品分开储存。
三.交通疏导与治安防控:1.遇到人流拥堵,及时现场疏导。2.利用利用大型显示屏、“云”广播、口哨等工具,实现群防群治。3.利用警用无人机高空监控,融合警务指挥体系,实时联动街边警力开展路面巡控。
四.应急处理:1.及时化解矛盾。巡查小组遇到群众纠纷,及时现场调解,较大纠纷要将当事人带到调解室专门解决。2.发现走散儿童,及时联系家长并送到综合服务办公室。
五.安全知识宣讲。依托“平安驿站”开展防酒驾、治安宣传、“反诈体检”等防电信诈骗宣传项目。
六.工作要求:1.发现问题,注重现场拍照取证、现场教育和依法督促整改。2.完成巡查记录,做好工作交接。
四、“给定资料4”中的指导组在完成现场指导后,拟向西瑞药业负责人当面谈话反馈。请你根据“给定材料4”,拟写一份谈话内容提纲。(20分)
要求:(1)成效和问题梳理全面、准确;(2)所提改进建议具体明确,切实可行;(3)语言简洁,条理清晰;(4)不超过450字。
西瑞药业试点建设“无废工厂”成效显著。1.有效减少污染排放。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生产用水大部分能循环使用,降低了废气产生量,减少了废活性炭的产生。2.危险废物管理较为规范。设立了绿色生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贮存仓库标志醒目;实施“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危险废物分类打包放置;建立了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不足。1.废物管理有细节疏漏。个别废物无贴标签,乱摆放;危险废物管理台账未按规定单独成册,且记录不全面,信息不同步。2.生活垃圾缺乏分类。3.“无废工厂”宣传形式单一,力度不够。
改进建议:1.严格执行废物管理制度。针对废物标签、乱摆放、台账记录与电子版同步等细节疏漏问题,定期自查,并严格按照制度整改完善。2.转变观念。不仅要重视生产废物减排与处理,也要重视生活垃圾问题。开展光盘行动,落实生活垃圾分类。3.重视宣传。采用漫画、短视频等多形式宣传“无废工厂”理念,大力营造良好氛围。
五、请你对“给定资料5”中提到的“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感到好办事”、“把群众的事办好”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内容充实;(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1000~1200字。
“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全天候”办理窗口切实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到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还有只需拨打12351一个电话就有工会律师帮扶维权……一件件为群众办的民生事,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了具象化。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如何把总书记的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各地基层部门的成功实践,关键是要注重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感到“好办事”,做到件件有着落,把“事办好”。为群众“办好事”是总出发点,感到“好办事”体现是服务精神,和创新思路,把“事办好”讲究的是务求实效。把握好这三者,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为群众办好事,靠党性、靠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窗口单位党员干部,为满足群众“全天候”带头执行双休日办公,宁可自己多跑腿,也不能让群众多跑腿。他们全心全意、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就是因为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为民初心。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就会温暖一片人心。我们需要凡事站在群众立场,不断锤炼深入群众的作风,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为群众谋福祉。
让群众好办事,要创新思路、融合资源。群众办事难不难,是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最直观感受。让群众好办事,不仅是服务理念上的用心、贴心,更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改进。尤其是遇到群众办事繁,流程多、跑路多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创新工作方法思路,充分融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群众的办事效率。某市与银行、社区、园区、商超等共建社会化税费服务网点,将便民办税服务一步到位延伸到群众身边,就是一种方法创新。未来,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把社保、养老、医疗等办事服务融合进来,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
把群众事办好,要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如何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诉我们,要“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倘若把把好事情办成“烂尾”事情、“半拉子”工程,会冷了群众的心,淡了群众的情。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一方面要讲实效,要让群众有获得感,不能搞花架子。如果好事办不实,既劳民伤财,群众又没有得到实惠,对政府有怨气。另一方面,做成事从来不易,经常是要协调的人员多,涉及利益多。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拥有攻坚克难,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只要我们坚持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把群众事办好,不断造福人民,就一定能与人民心心相印,团结一致,共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凯歌行进!(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