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试题

创建: admin 发布:2015-9-6 15:42
11689 次浏览 1 位用户参与讨论
材料1:

“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的人信任陌生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在此次调查中,社科院蓝皮书课题组对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7个城市的1900多名居民进行了详细访问。结果显示,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从行业和部门来看,人们对商业、企业信任度最低。同时,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

尽管蓝皮书的结论只基于7个城市不到2000份样本的调查数据,是否能客观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状况,还有一些质疑,而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这个调查结论却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总体信任降到了“不信任”水平?蓝皮书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认为,首先是由于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脱离原来的熟人社会形态,改变了原来的信任格局,人际信任下降是自然的结果。由于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善或得不到很好执行,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间接上当受骗经验,这一切使得人际信任不断降低。至于民众对基层政府、政法机关的信任度不高,对广告业、房地产、食品制造、药品制造、旅游和餐饮等行业的信任度很低,很大原因是由一些政府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或贪污腐败。



材料2:

针对《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的调查结果,网友纷纷在微博上发表评论。

@剑逸:何止七成!

@黄涟漪:不识庐山真面目,谁敢相信哦?可能是骗子太多的缘故,有些亲人的话都信不过,陌生人就别提了,生怕上当受骗!

@孟波:出门在外,把陌生人都当骗子看待,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搭讪,更不会理主动搭讪的陌生人。你可以骂我冷漠甚至冷血,身为草根小人物出门讨生活我只会这样对待陌生人。

@亚宾:一老人摔倒,不敢去扶,那是为什么?老人被救反冤枉好人是为什么?其实就是钱,看个病能把一个家拖垮,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不关我事的思想,把人变成自私,拜金,不择手段……怎么去相信人?

@刘永明:这种数据不知道怎么出来的?对他人表示警惕和不信任是两回事。中国全民天性都是对陌生人比较警惕。随着国民智识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财富的进一步积累,人与人之间产生不信任的条件也在萎缩。诚信事件总量其实是在减少,只不过大家觉得多了,是因为现代传媒和资讯的发展给了大家一个相对感。

@ CHINA:人与人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主要取决于国家价值文化发展的导向和对外来文明影响因素的取舍。在中国,一旦提及要去相信一个人,首要反应一般是“凭什么”和“我们什么关系”,如今更是以物质多寡、声名是否显赫或金钱是否累累来作为开启人们交往和沟通的前提。

@玉:陌生人不是不可信,只是一个对待别人的态度而已,你诚心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待你,相信还是好人多的。现在的世界应该多宣扬正能量,感化堕落的心!

@卢锡超:任重而道远,独善其身吧。

@张志刚: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



材料3:

我们为什么不敢相信陌生人,不愿意相信陌生人,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性本恶”的教育,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一定要远离陌生人,最近赵忠祥与郑渊洁的“口水战”即是最好的例子。今年2月14日,郑渊洁带81岁老母亲看冰灯,发微博讲述一女孩搀扶母亲,却被女孩家长告诉小心被讹。

郑渊洁在2月14日发出的微博原文是——“昨晚带81岁老妈看冰灯。给老妈拍完照片我检验是否虚了时,老妈要下一个台阶,她对身边一位12岁左右女孩说,闺女,能搭把手我扶着你下这个台阶吗?女孩儿伸出胳膊支持我妈下那个台阶。我和老妈说完谢谢,身后传来女孩儿妈妈教育女儿:‘傻孩子,她要是摔了,咱家就惨了。以后还扶吗?不扶了?真听话。’”该微博截止15日中午已有1万多条转发和5千余条评论。

不少网友在这条微博下面评论,有认为女孩母亲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从此女孩的爱心被抹杀,又一个冷漠自私的人诞生了”,但也有网友表示,“在老人家属在场情况下,老人家需要陌生的未成年人的帮助,纯属家属监管不力,不负责任。在得到未成年人热情帮助下还被家属兼成年童话作家拿到网上说事,纯属没事找事”。

原央视主持人赵忠祥15日上午转发并评论了郑渊洁这条热门微博,不过他并没有批评女孩家长“内心阴暗”,而是直指郑渊洁没有尽到人子之责——“我的天,是你照片重要还是老人安全重要,这样博文也好意思发表!”



材料4:

社会诚信缺失、信任度下降、人际关系冷漠,我们似乎已经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但是我们与真正的“陌生人社会”相距甚远。“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

“陌生人社会”,是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提出的概念,他这样表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国内社会学家也认为,“陌生人社会”是现代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现象,随着城市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以及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人们逐渐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因此,“陌生人社会”的到来,已是无法阻止的潮流趋势。 在“陌生人社会”,必要的风险意识是生存所必需的,就像游泳之前要做准备活动一样。但另一方面,“陌生人社会”绝不能变成冷漠的社会。而风险意识,也不应异化成过度警惕。“过度设防”的严重后果,就是侵蚀正常的人际关系和人际和谐,加剧人情冷漠,以致出现“老人跌倒街头无人敢扶”的社会怪相。

在“陌生人社会”,如何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是一道新的社会课题,绝非一朝一夕可至。惟有通过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以及重建社区人际关系等努力,才能打破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坚冰。



材料5:

诚信,是相互的,不仅有你对陌生人的信任,还有陌生人对你的相信。近日,A市一媒体记者走上街头进行诚信调查。记者把诚信交给陌生人,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份信任。

在街头,记者向30名市民寻求帮助。

“不好意思,我要去趟厕所,你能帮我看下包?”面对这样的求助,30名市民中仅有8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记者,超过七成的市民不相信记者的“诚信”。

在他们眼中,记者的“诚信”似乎成为了一个“麻烦”。

还有很多市民虽没有帮助记者看包,但是都建议记者寻找行李寄存处。

“万一你包里有什么贵重物品,很可能给我带来麻烦,但是我还是挺想帮助你的。”一名青年说。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记者请教了某大学教授王春勇。她认为,记者送出“诚信”但没有得到对方的相信和帮助,主要有两个原因:从社会原因讲,社会上有很多负面现象,这些现象对人们心理产生影响。从教育的角度讲,很多人都以自我为主,凡事都会考虑自己多一些,常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营造相互帮助的社会氛围,提倡诚信待人。这种客观环境会影响个人意识。其次是培养乐于助人的意识,经常帮别人,等你需要帮助时,别人才有可能帮助你,诚信确实是相互的。”王教授说。



材料6:

在早已完成社会转型的发达国家,现在的社会信任度怎么样呢?

在美的中国留学生苑璐说,美国人对陌生人似乎不设防线。

苑璐:美国人对陌生人基本上都很友好,包括借电话、问路、借零钱,都没有问题,我从来没有碰到过障碍。我有同学电话丢了,在路上随手抓一个美国人借电话都没有问题。包括有时候去自动售卖机时没有零钱了,周围其他人借给你一两块或几美金,都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也不奢求你还,这方面的信任度是有的。一次去曼哈顿市区逛街。逛到下午两点,饿了找饭吃。看到一家小而精致的快餐店,就进去了。里面的顾客还挺多,排队点餐的也不少。我选了一个套餐,它可以送一瓶罐装的饮料。拿到热乎乎刚出炉的套餐,在餐馆门口的收银台交了款之后,收银员告诉我,在餐馆里面的饮料冷藏柜里自己拿一罐饮料。我来到餐馆深处的饮料冷藏柜前,发现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饮料,有比较贵的玻璃瓶饮料,也有便宜的罐装饮料,还有各种啤酒等,品种非常丰富。大家都在这里自取饮料,旁边没有服务员看管。大家拿了之后,或在餐馆里用餐,或走出餐馆到别的地方吃。我看见所有人都很自觉地只拿罐装饮料。我特意看了看收银台,那里离饮料冷藏柜比较远,而且有很多顾客在收银台交款,收银员正忙得不亦乐乎,根本无暇照看饮料冷藏柜,或者是她根本就没想过要照看饮料冷藏柜。

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日本是个相对安全的社会,一切都很有秩序,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也很和善,所以很多到日本旅行的外国人都比较喜欢日本,不需要太多的戒备心,玩到深夜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在日本的网站上,购物都是先付款,店铺和个人在收到汇款以后再发货,人们从一开始就习惯了这种支付方式,因为极少出现问题,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雅虎的竞拍上也曾经推出过类似支付宝那种先拿到商品再将货款转给买主的服务,但很少有人使用。
日本看似一个充满信任的社会,可是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47%的人认为他人是可以信赖的,而日本只有26%。日本是依靠相互监督和执法来保持社会的稳定的,很多日本人认为,如果做了不光彩的事情会受不了周围的目光,如果不帮助或协助别人,自己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如果说日本是一个相互信赖的社会,不如说是一个人人自律的社会。



材料7:

某网站以“如何提高社会信任度”为话题,组织一次讨论。

网友Alex:“社会信任度”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宣传、引导和鼓励,让坚持诚信者不吃亏;另一方面,对不诚信者,则应加强惩罚力度,通过曝光、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追责等手段,使社会成员和机构无事不信,无时不信。

网友feifei:要发挥公共权力在建立社会信任机制中的核心作用,从制度层面建立社会信任机制,摆脱社会信任困境。特别是关注社会负面情绪,尽量消解那些不利于社会良性运行的负能量,而消解负面情绪要依靠对正向情绪的激励,并逐步建立起公平有序的社会秩序。

网友spring:对于社会不信任问题,绝不能总将板子打在社会制度上,还必须得从社会成员自身找原因。其中,人性中的自私自利、缺乏公共道德和责任感,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换句话说,每一个国人都痛恨腐败,且深知社会不公的危害,但在具体情况面前,又都渴望得到特权的照顾,希望凌驾于公平公正之上,殊不知,社会不信任、社会公德和法律尊严被践踏,就是人人都希望拥有“特权”,人人都指望“我可以骗你,你不可以骗我”这种自私狭隘的思想造成的。因此,自省和反思,是重建社会信任的重要环节。

网友冬之花:在中国,诚信的维系主要靠道德约束,法律的威慑力还远远不够。比如,与人们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行业,要加强对其监管,可以设立企业诚信评级机构,一旦企业出现不诚信行为,应将其录入黑名单并通报,通过罚款、整改等方法提高企业的品质;政府和相关机构更应该杜绝背信、失信的行为和权力的滥用,一旦社会监督完善了,公信力自然也就得到加强。

网友petter:要从制度层面来解决社会信任问题,从制度上、法律上和管理机制上降低信任风险,特别是从公权力这个社会信任的核心环节入手,重建社会信任。



材料8:

在机场委托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将一本护照带给在另一座城市的家人,你能放心这么做吗?据《法制晚报》报道,北京的吕小姐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吕小姐正在上海的机场准备返京,被一名陌生中年男子叫住,“说女儿在北京,隔天要出境出差,却把证件落在家里,快递已经来不及,他本想自己亲自飞过去送,机票昂贵,恳请托付我带过去”。

听到这个委托,吕小姐“几乎是受宠若惊地应承下来”,“和女孩通了话,下飞机就送去给她,就为这份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这件事被发到微博之后,短短一小时,就被网友转发3万多次,评论高达7千多条。这种陌生人间的信任感动了无数网友。新浪网友“杨婷婷”说:“有点感动!泪花都出来了。这种被信任的感觉实在美好!”腾讯网友“向晚”感慨,犹如一缕清新的风穿过雾霾的天空。

也有网友开始反思,当下社会依然存在的“信任危机”。一名新浪网友说:“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不是寻常小事吗?如今却被如此追捧,是不是因为太稀缺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陌生人的微笑与搭讪变得戒备森严,时时教育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一名新华网网友提出疑问,“要重建一份坦诚松弛、温暖相助的社会氛围,还需等待多久?又该从何做起?”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去年11月的一项调查也许能给出答案。调查显示,91.0%的陌生人之间互不信任是普遍的。但依然有86.7%的人愿意向陌生人传递善意。61.7%的人表示,自己传递善意就能“唤醒更多的善意”。

“被陌生人信任就是一种福气,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种福气。在当下这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里,我愿意从我做起,把这种福气传递下去。”一网友留言。



材料9:

信任度下降,是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现实中一个突出问题。就企业来讲,信任度下降表现形式主要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侵犯商标专用权、生产经营劣质产品、合同欺诈、有约不遵、相互拖欠赖账、三角债等。

信任度下降危害极大,例如现在大家都知道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除了其他方面因素外,企业自身不诚信行为也是重要原因。一些企业蓄意逃避银行债务,导致银行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较高,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而对其采取谨慎、回避的不积极态度。长期如此,企业融资当然是难上加难。

信任度下降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使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企业信任度的下降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实守信是贷款的基础,是经营发展的基础,如果最基本的诚信关系都建立不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企业诚信缺失制约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企业诚信缺失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犯罪。在一些企业,不守诚信已经成为导致经济犯罪的土壤和温床,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很多内外串通、吃里扒外的恶意经营都被不守诚信掩盖了。



材料10:

去年底,连续的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北京延庆大榆树镇政府风雪中为在国道上滞留的大货车司机免费送饭,部分司机怕受骗不敢接受。据负责送饭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送饭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天冷路滑,而是很多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所以我们还要耐心地做思想工作,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比预计的时间要长很多。真希望司机师傅们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我们节省出时间自救”。

在人们谴责道德滑坡、期盼爱心回归的时下,各级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发挥其良币驱逐劣币、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对于被阻隔于风雪路的司机而言,每一份盒饭都是一颗滚烫的心、一片真挚的情、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份温暖的关怀。司机王师傅为此感叹:“我做梦也想不到滞留在这里,还有人送吃的,居然一分钱也不收,首都人民真好啊!”

不过,在雪中送炭成为风雪路程主色调的同时,也不乏值得关注与反思的小插曲。部分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使得送温暖的同志还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究其原因,不仅基于他们对“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常识性认知,更缘于其心悸上当的惯性戒备。由是观之,政府的雪中送炭更显得意义不凡。政府多一份“雪中送炭”的温暖,社会就少一份“趁火打劫”的暴利。而让人们消释疑虑的治本良方便是社会爱心善举的常态化。

做答要求

第一题:在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的基础上,概括造成当前中国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第二题:给定材料2提到微博网友@张志刚的观点:“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300字。


第三题:假如某街道办事处拟开展一次邻里节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增进邻里互信,请你为他们起草一份活动方案提纲。(15分)

要求:内容合理、针对性强;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第四题:从给定材料出发,结合实际,以“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紧紧依靠给定材料,角度新颖,主题正确、集中;

(2)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准确、流畅;

(3)字数在1000~1200字。

参与讨论的有 1 人
admin 2020-12-23 10:27:39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第一题:在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的基础上,概括造成当前中国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当前我国社会信任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偏差:很多孩子从小接受“性本恶”教育,形成不信任他人的价值倾向。
      二、社会氛围的影响:媒体大量报道救人被讹等负面信息,使人过度警惕他人;经济生活中企业不诚信行为等,加深和固化了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不信任。
      三、政府管理的缺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诚信者易吃亏,不诚信成本低;对诚信事迹的宣传、引导、鼓励力度不够;政府自身缺乏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
      四、发展阶段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期,传统惩罚不守信的机制已经失效,新的诚信约束机制尚未完善。

      第二题:给定材料2提到微博网友@张志刚的观点:“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300字。
      网友@张志刚的观点讲的是法制权威对互不信任现象问题解决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不全面。
      法制是重建社会信任的关键措施。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经济、社会领域诚信问题突出,急需法制的强力来规范社会行为。加大鼓励诚信行为、处罚不诚信者的力度,从制度、法律、管理机制上降低信任风险,从公权力入手,是重建社会信任的必然选择。
      但仅有法制权威的确立,还不全面。教育、道德示范等也是重构社会信任的重要手段。“性本恶”教育偏差、互不信任的社会氛围仅靠健全法制不能解决。通过社会对诚信教育的呼唤、道德对社会信任的重塑、政府对良性社会风尚的示范引导,连同法律制度一起多措并举,才能真正重建社会信任。


      第三题:假如某街道办事处拟开展一次邻里节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增进邻里互信,请你为他们起草一份活动方案提纲。(15分)
      要求:内容合理、针对性强;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XX街道办关于举办邻里节活动的提纲
      一、活动主题:增进邻里互信
      二、活动时间:2014年3月
      三、活动地点:XX街道各社区
      四、参与人员:XX街道全体居民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启动:通过社区宣传栏、小区广播宣传诚信事迹,充分营造邻里互信的氛围。
    (二)活动实施:
     1、家庭才艺表演  以家庭为单位表演节目,增进邻里了解,提升信任感。
     2、合唱比赛  邻里自由组建合唱队比赛,通过各小组的合作,增进彼此了解,增强邻里互信;
     3、闲置物品交流互赠  各居民拿出家中闲置物品互赠,维系邻里感情,营造互信基础;

    (三)总结表彰:总结本次活动中的好做法,树立典型,表彰优秀,将邻里互信的优良氛围传播开来,促进诚信社区建设。

     第四题:从给定材料出发,结合实际,以“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紧紧依靠给定材料,角度新颖,主题正确、集中;
    (2)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准确、流畅;
     (3)字数在1000~1200字。
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
      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与转型,社会诚信问题变得日渐尖锐。有人悲观的说,中国已进入“无信时代”。当前而言,重建社会信任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社会诚信的“正能量”来消解诚信缺失的难题。
      诚信 “正能量”,既是思想导向,又是行为示范,对重建社会信任意义重大。古人有“见贤思齐”,心理学家班杜拉也认为,“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所以说,“正能量”的模范作用能够引领社会的诚信价值取向,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人们的行为自觉遵守诚信规则。
     个人树立恪守诚信的社会责任感,是诚信“正能量”的源泉。在缺乏信任的大环境下,由于其他人不诚信,选择诚信的人会易吃亏。但尽管如此,仍有人不为所动,坚守诚信底线,这些人,既是当之无愧的“正能量”。营造出诚信的“正能量”,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不诚信行为时,都要牢记,“不诚信的社会,没有人是赢家”,要勇于同各种不诚信行为作斗争,要树立恪守诚信的社会责任感,共同营造出社会诚信的“正能量”。
     牢记对人民的承诺,打造诚信政府,这是重建诚信最大的“正能量”。不讲信誉的政府,也就不要期望它治下的民众懂得诚信。不可否认个别部门会因缺乏服务精神让公众失去了对他的信任。政府失信后果严重,重建信誉则异常艰难。去年底,连续的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北京延庆大榆树镇政府风雪中为国道上滞留的大货车司机免费送饭,部分司机却怕受骗不敢接受。令人遗憾之余,不禁为大榆树镇政府叫好。在人们谴责道德滑坡、期盼爱心回归的时下,各级政府有责任像大榆树镇政府一样更有义务,充分重视公众对其信任,坚守诚信政府的“正能量”,主动发挥其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
      “扬正气”的制度保障是重建社会信用的基石。有观点认为:“互不信任不过是当前我国社会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现代的“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该观点说明了制度保障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做制度设计的时候,要弘扬正气,形成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的制度保障机制。首先要注意正向性的激励机制,比如设立“拾金不昧奖”“见义勇为奖”,以激励“正能量”。同时建立一种长效惩罚机制。一旦某人出现有损社会公德的不诚信行为,那么将让他付出沉重的惩罚代价。
      “正能量”的社会舆论,对诚信重建十分关键。在重建社会信用过程中,如果整个社会舆论氛围给人一种无诚信的暗示,则会引起“破窗效应”,进一步强化社会不讲诚信。对媒体而言,需要为诚信者传名,让不诚信者曝光。“诚信者受奖励,不诚者受惩罚”,经过舆论引导,会逐步形成一个全社会都珍视诚信的良好风尚,这对当前诚信重建,有着关键作用。
      我们每个人,政府,以及各级媒体需要通力协同营造“正能量”,需要认真研究,做好促进诚信社会形成的制度安排。重构社会信任,虽任重道远,但终会实现。
添加一条新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课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