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试题

创建: admin 发布:2016-12-26 15:54
24657 次浏览 1 位用户参与讨论
材料1: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各种矛盾和挑战,要化解这些矛盾、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政府要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力量架构,建立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治理体系,从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成为社会需求的收集者,社会服务的遴选者,社会服务资金的提供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中国基层发展,围绕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关系、基层改革创新、基层干部培养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论断。习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习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定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材料2:

A市政协会同市委、市政府多个部门,以“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题,先后赴7个郊县,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A市在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等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调研中还发现,A市部分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材料是调研情况的摘编。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施行撤点并校。撤点并校在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学生上下学路程远、交通安全隐患多、生活成本增加等新问题。

新农保制度已实施多年,但保障水平低。据估算,即便按每年500元的档次缴费,农民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额也仅有129元,基层卫生院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部分医疗设备陈旧、老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病房床位少,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床位都在100张以内,每300—500个农民才有一个医疗床位,村级卫生室基本没有医疗床位。

通过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了一些文化、体育设施,但平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最有进步的活动就是广场舞,从城镇发展到农村,成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极少亮点之一。农村书屋、农村电影,基本都是为完成任务进行例行工作,花了钱,没有效果。

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散乱无序,农民迫切希望整治村庄环境。农村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农民迫切希望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公交村村通。由于缺少配套的公共设施,垃圾污染严重,农民迫切希望提高饮水质量,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使用上清洁能源。

当问到“您对你们村的发展有何期待和建议?”时,83.7%的农民最希望政府加强用水、道路、住宅、生态、绿化等建设。尤其是偏僻村组条件落后,希望继续完成农村道路硬化和改善农村环境。71.3%的受访农民期望解决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加强管理和维护,为农田正常灌溉保驾护航。

乡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乡村“空心化”使乡村治安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包括盗窃侵财类案件发案率高、由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引发的治安案件增加,村霸乡霸活动抬头等,一名农民对实地调研人员这样总结农村治安状况的恶化:“如果养猪,就要每天晚上守在猪圈旁,如果养牛,也要每晚守在牛棚旁,根本想都不敢想在家睡觉。”调查还发现,犯罪团伙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增加。有些犯罪团伙在村子之间流窜作案,有些则长期驻留。一些地方团伙制造假货、非法开设枪支制造工厂,甚至制造毒品,以此来快速脱贫,城市犯罪团伙在遭到公安部门的打击后,转入农村活动,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更容易隐匿违法活动。此外,许多村庄的劳动力全部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而他们很容易受到不法人员的侵害,由于没有父母的有效监管,农村留守儿童违法活动增多。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许多高污染企业不断向乡村和山区转移。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郊县,乡村已变成“大工厂”,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随意排放,乡村水污染十分严重,并且因此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此外,还存在农村资源过度开发,禽畜养殖污染物随意排放,生活垃圾大幅增加,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城市垃圾在郊区农村简单填埋等环境问题。

B县作为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农民人均耕地少。但大片的良田长满荒草,耕作的土地和抛荒的土地相当,在有些地方甚至抛荒的土地比耕作的土地更多。通过走访,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以水稻为例,100斤的水稻收购价为120—140元左右,亩产水稻900斤,一亩地收入不超过一千二百元钱,出去化肥、农药成本,加上国家各种补贴,一户农户种一亩水稻也只有几百元的收入,如果要算劳动力成本的话,在家种水稻一天收入不超过10元。而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远远超过在家种一年水稻的纯收入。由此可见,在家种田最多只能解决自家温饱问题,谈不上改善生活,更谈不上发家致富。

材料3:

C省近年来推行乡村治理现代化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归结起来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能人治理”模式;一种是“乡村典章”模式。

模式一:“能人治理”模式

村民自治制度改变了传统任命干部的做法,干部由村民选举产生,这为一些有能力,有才干的地方乡村精英成为基层组织的当家人提供了机会,据调查,D市大多数村委会主任来自村办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由于这些地方乡村精英往往个人能力突出,在经济或社会活动方面具有突出的才干,使得个人的主要意志和个人能力在处理农村事务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个别少数能人在村级治理实际过程中居支配性地位。

从实践来看,经济能人在自身发展经济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能够带动村民发展经济、走向致富,一旦这个人在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们对他便产生了一种依赖感、崇拜感,许多人甚至把发展经济作为评价村干部的唯一标准,认识只要村干部能够带领村民致富、发展经济,其他的问题可以不管,在村民这样的心态下,他们在村一级事务中有着绝对的权威,有些能人村干部的不良作风开始滋长。

能人治理村庄相对于以前的道德权威治理村庄,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无论是道德权威还是经济能人,人们之所以认同他们,把治理村庄的大权交到他们手上,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些人值得大家尊重,对道德权威来说,尊重的是他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个人品性;对经济能人来说,尊重的是他们发展经济、发家致富的能力。

模式二:“乡村典章”模式

村两委就是村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简称,习惯上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村委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虽明确村党支部是农村工作领导核心,但其核心地位如何体现却缺乏明确的实施细则。有的村委会主任上任后自行其是,一人说了算,集体资产随意处理,根本不与村党支部商量。村支书或村主任个人权力过大,村两委权力“一边倒”等现象在E县农村不在少数,在E县以往的400多人村中,村两委会关系比较协调,党的战斗力比较强的仅占三四成。

2006年6月,E县决定在村两委矛盾较突出,干群关系较紧张的F村试点、引导、帮助农民制定一套针对村级组织和全体村民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村务运作机制,经过问卷调查、上门访谈、座谈讨论等程序,历练了一个半月形成《F村典章》初稿,再由村两委会、两委扩大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梳理分析,随后张榜公布,挨家挨户收集意见,最后由全体村民公决,正式通过C省首部“乡村典章”,典章印成小册子发到每家每户。典章内容主要涉及村级组织职责、村务议事及决策、村级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违规追究办法扥,典章按重要程度及数额大小将村务分为“重大村务”“重要村务”和“一般村务”,哪一级村务须有哪一个组织研究决定,哪一类开支如何审批等,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典章明确了对村干部的监督机制,村干部如果违反典章,按违章次数予以不同处置,直至被依法罢免。如果违反程序造成集体损失还必须赔偿。典章把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乡村典章”的推行改变了当在农村基层的执政方式,由为民做主的“父母为官”变成让民做主的“服务员”,党在农村基层的威信大大提高了。

典章中的决策议事规则弥补了政策法律盲点,一方面有效遏制了村民代表会议组成对象针对选举进行拉票、搞宗派势力等问题,规定本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及各片负责人都可通过公决成为村民代表;另一方面丰富了村民代表的表决方式,针对外出务工者众多、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开的问题,典章规定,外出村民可采用书面或其他远程通信方式参加表决。

E县至今已有70多个村推出各自的典章。在石磁村,典章出台之前,一张发票要四个人签字,现在则要经过十个人的手;经手人、证明人、会计、出纳、村经济合作社社长,以及五名村务监督小组成员。有村干部说;“现在章程说了算,都按典章办,大家都没那么多闲话了,但是经常因为一个小小的事情要找那么多人,耽误事。”

材料4:

刘某是县委宣传部下派到某村的挂点干部,以下内容是刘某的一片博客文章。

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我来到挂点村重点联系户冯师傅家门口,见一小姑娘,扯开嗓子喊道:“小姑娘,请问这是冯师傅家吗?“

“是的,你有事吗?“

“哦呵,我是村里的挂点干部,上回没见到你的父母,这一次专门拜访。“

三言两语过后,我和冯师傅便聊开了,并越聊越投机。

“刘干部,你这位兄弟好啊,来了我这儿,会喝我家的茶。”听到冯师傅这句话,我赶紧又喝了一大口茶。

“兄弟,我要向你诉一下苦啊,去年,我们村许多农户买了一个本村苗木种子商贩的杉树种子,结果无一发芽,唉!”

“后来怎样?”

“只赔了我家一千块钱!”

“冯师傅,我认为解决这件事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法律途径解决,但要看他的经济状况,如果他的经济情况很差,也没有实际效果。虽然法院判了,但他拿不出这么多钱,也没办法如你所愿。二是协商解决。即不伤和气,又能解决问题。”

“兄弟,你说的我考虑过,也是按你说的去做的。现在说一说也就是诉诉苦而已。”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12点30分了。我赶忙起身告辞,冯师傅再三留我吃午饭,我亦再三感谢,表示纪律要求不能到群众家吃饭。最后,冯师傅说:“那你再喝一杯茶。”我又赶紧将一杯茶一饮而尽。

“茶风就是作风!兄弟,从你喝我的茶可以看出你是一个非常好打交道的人。”冯师傅送我到门口时非常真诚地对我说。我一时语塞,只是紧紧地握着冯师傅的手,感觉两人的心很近很近。

“茶风就是作风!”返回的路上,我一直琢磨,越想越觉得很有哲理。是啊,什么时候,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认识到“茶风就是作风!”的含义,我们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和谐,这个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

材料5:

2015年4月,X市市长热线受理平台共受理有效诉求8884件,比上个月增加148件,增长1.7%。其中,电话平台受理热线8214个,市长信箱受理83件。市民留言受理587件。

从诉求类型看,投诉类5170件,占58.2%;咨询类2816件,占31.7%;求助类249件,占2.8%;建议类258件,占2.9%;其他类391件,占4.4%。            

从诉求数量看,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劳动保障、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城市管理;诉求增幅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水电气讯、城建维护、市场监管。从诉求内容看,4月份因降雨积水,致居民出行不便的诉求明显增多,夜间噪音污染的投诉十分强烈,因路桥建设引起的占用耕地、震损房屋等问题引发的诉求显著增加。

X市群众对市长热线受理平台的期望值很高,一些并非政府管辖的业务也都希望通过市长热线受理平台得到解决。比如小区物业无人管理、楼下聚众娱乐扰民、宠物丢失、楼道扶梯无人维修,甚至寻人启事,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生活琐事都会拨打热线电话。

由于群众反映、求助的问题过多、过杂,市长信箱的有效回复内容少,加上平台网页信息更新速度慢导致及时性不强、市长热线受理平台渐渐沦为“摆设”,群众很不满意,为此,领导决定派相关人员到Y市学习考察相关做法。

材料6:

Y市市民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是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建立的一个公共服务信息平台。2009年8月启用全市统一的求助电话号码81890(“拨一拨就灵”的谐音),此外,还有一个求助服务网站、一个民声快递服务平台。2011年12月与市长热线实现全面整合,并与全市41个非紧急公共服务电话实行“一号通”,目前服务区域已覆盖全市六个区。每天可解决市民的求助3000多件。到去年为止,通过这个网络系统,共为社会办理了505万件服务事项。

市民服务中心拥有300多家各类加盟服务企业及100多名81890志愿者,提供家政服务、维修服务等15个便民服务大类,120多个服务项目,以满足广大市民的求助需求,此外,中心还设立“月嫂俱乐部”“加盟商之家”“失物招领中心”等服务项目。

以下是81890公共服务平台的案例集锦:

1.2015-05-08,王女士来电询问:如何脱离母子关系?

81890接线员接到电话,经询问12348法律援助中心,得到回复:不能脱离,除非拟制血亲关系,也就是在收养,再婚的法律行为以及事实上的抚养关系而形成的血亲关系,法律认可通过制定协议或双方在子女成年后达成一致解除关系,否则法律不支持,公证处也不予公证。

2.2015-05-10,市民打来电话表扬龚师傅,说龚师傅态度很好,不仅修好了水龙头,而且还不肯收维修费,她十分感谢81890和龚师傅。原来上午8点多时候她家水龙头坏了,她马上打了81890电话,我们马上帮她联系了龚师傅,龚师傅知道她有爱心服务卡,就只收了工本费。

3.2015-05-22,滨江小区的胡先生来电,要在自己家里装一套防盗装置,不知道本地有没有专门装这种设备的人?

81890受理后,即刻联系了下属的金弋家电,它是通过工商注册,正式对外营业的红外线或防盗设备专门服务点,能为企业或个人提供防盗设备装置。第二天,81890回访时,胡先生高兴地说,防盗设备已经装好,测试了一下,还挺有效果的,这下可放心多了,而且价格还不贵。

作答要求

第一题:”结合“给定资料2”,对A市部分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20分)

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全面;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第二题:请分析“给定资料3”中提及的两种乡村治理模式在管理理念、价值取向和实施效果上的不同之处。(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深入;不超过250字。


第三题:假如你是被派往Y市考察的X市“市长热线受理平台”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5和给定资料6”,给领导写一份改进工作的建议。(20分)

要求:条理清晰;有针对性;不考虑格式;不超过300字。


第四题: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4”中黑体字“茶风就是作风”的含义,并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逻辑合理,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与讨论的有 1 人
admin 2018-9-22 23:00:56

参考答案

第一题:”结合“给定资料2”,对A市部分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20分)

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全面;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1、教育面临新问题,撤点并校后,学生路程远、交通安全隐患多、生活成本增加。2、社会保障水平低,如养老金少,基层医院设备差、床位少,不能满足需求。3、文化事业发展无亮点,文化体育设施多闲置。4、公共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低。房舍街道建设散乱无序,乡村道路、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用水管网、农田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缺乏。5、环境恶化。诸如,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水污染严重,农村资源过度开发,生活垃圾随意填埋等诸多环境问题。6、治安问题突出,乡村“空心化”导致诸如治安恶化,犯罪团伙的影响增加,留守老人孩子易受不法人员侵犯,儿童违法活动增多。7、经济落后,土地抛荒,农产品价格低,农民种地积极性差。

第二题:请分析“给定资料3”中提及的两种乡村治理模式在管理理念、价值取向和实施效果上的不同之处。(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深入;不超过250字。

       管理理念:“能人治理”以个人能力和意志主导或支配村民事务。“乡村典章”村民代表按规定章程来处理事务。
       价值取向:“能人治理”关注结果,看重村干部重带领致富和发展经济的能力。“乡村典章”关注程序和民主。看重是公平公正,共同参与,强调对权力约束和监督。
       实施效果:“能人治理”中,经济能手在发展经济,带领致富方面成绩斐然,但会滋生不良作风。“乡村典章”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了党的基层威信。但是程序繁琐,效率低。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我们取其所长,才能更好的做好乡村治理工作。

第三题:假如你是被派往Y市考察的X市“市长热线受理平台”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5和给定资料6”,给领导写一份改进工作的建议。(20分)

要求:条理清晰;有针对性;不考虑格式;不超过300字。

       1、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统一热线号码,整合其它部门的服务电话,由市长热线集中受理,然后根据问题分类转接其它部门咨询办理。
       2、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扩大非政府管辖业务的服务范围。积极引入服务企业加盟,联合各行业志愿者,扩大诸如法家政服务、维修服务、法律咨询等类目,提供质优价廉甚至免费服务。
       3、做好市长热点网络平台的网页信息更新,发挥其热线电话的有效补充的作用。
       4、创新服务形式,可以借鉴“爱心卡”的形式,鼓励彼此互助,降低服务收费。
       5、加强接线员培训,提供更专业的呼叫服务。
       6、建立起服务反馈评价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题: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4”中黑体字“茶风就是作风”的含义,并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逻辑合理,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考范文1】
茶风映作风
Miyo
        茶文化对中国人的交际影响深远,一句“有空常来喝茶”往往饱含着最诚挚的感情。热茶在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在升温。对交友来说如此,对干群关系来说亦如此。一杯清茶,几句家常,暖的不仅干部的身,更是群众的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似清茶”。茶风是折射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是透视作风的一个窗口。从原来基层调研时的来不及喝茶的“走马观花”,到现在走访群众时的杯空再续的促膝长谈;从原来的非名贵茶叶不喝,到现在群众的大碗茶也能一饮而尽……茶风的变化映射出干部作风正向着亲民务实清廉的方向转变。可见,干部常喝群众的茶,常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正是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的应有之意。
        乐饮群众茶,不摆架子,与群众心贴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深入群众,问计于民。坐在群众的炕头,接过群众的热茶,不仅可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然而,当前部分领导干部下基层习惯于“隔着玻璃看,坐着轮子转”,入户调研亦是“三五分钟走一户,谁家困难都不知”,不坐群众的凳子,不喝群众的茶水,不仅导致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更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走向田家地头,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用心品茶,体会民生疾苦,务实为民办事。去群众家里走访,喝下群众一杯热茶,就是接受了群众的一份嘱托,肩负起一份信任。此时,茶风就是一心为民解忧的务实之风。习总在革命老区调研时,与“草鞋亲戚”一起喝粗茶话家常,了解老区民众生活之困,于是精准扶贫政策让亿万民众受益;在边防部队考察时,能够与基层官兵一起走巡逻线路,登观察哨所,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于是强军改革战略让全军将士备受鼓舞。在各种矛盾与挑战并存的当下,要需要下大力气解民之忧、纾民之困,让基层群众更有获得感。
        茶水清澈,为官亦要清廉。茶之性,俭也;茶之本,清也。“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道出清廉乃为政风范之本。近日,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爆国民眼球,其中某贪官家中厚重的钞票墙震惊了网友。而这些场景并非导演杜撰,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干部,在糖衣炮弹面前没有坚守底线,贪腐金额令人触目惊心!这更警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像一杯清茶一样清澈、廉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一杯清茶问古今,两袖清风问苍生”,品一杯清茶,方能悟为政之道。我们唯有将“清正茶风”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才能让基层建设抓铁有病,踏石留印,从而展现政府念兹在兹的为民身怀,彰显须臾不忘的人民立场。

【参考范文2】
茶风连着作风
站长
        和一位镇长聊起做群众工作,他考我:“群众进屋找你,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我有接待的经验,就胸有成竹的说,请群众坐下后,要沏上一杯热茶。群众找你反映问题,可能带着情绪,若 一杯热茶在手,可以稳定情绪,让他感受到温暖,这样接下来就好谈话了。
        镇长说,“也对。但这杯热茶,意义远不止稳定情绪。你起身给群众沏杯茶,说明你把群众当了自己人,初次 见面就了基本的信任。有了这份信任,群众工作才能做得下去。”
        镇长的一番解释,让我颇受触动。下乡调研,走到群众家里,他们更会热心的倒茶端水。喝上一杯茶,三言两语后,群众就拿你当自己人,便会越聊越投机,如此,就会真正把基层的问题和现状了解的一清二楚。一杯热茶,无论是你沏给群众,还是群众请你,就像一个神奇的媒介,能够瞬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和群众打成一片,连在一起。我们常说,茶风连着作风,这就是最好的注解。(前三段用记叙式的语言开头引出话题,题目要求要写议论文,存在较高风险,此处不必参考。)
       喝茶不能讲形式,图攀比。机关工作也常喝茶,但有些人却不懂喝茶。以茶待客本更能促交流、益沟通。但倘若以茶会客时,讲究茶叶茶具的档次,秀着茶技茶艺,不谈工作谈享乐,不讲勤俭讲奢靡,脱离于热情,沉浸于形式,这就该让人警惕了。
       当喝茶变成展示和攀比,本质上与买名牌衣服,奢侈品包包、豪车去标榜自己的地位一样,都是要借助于外在的物质,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优越感就是距离感、等级感,如此一杯茶,莫说深入群众,恐怕连同事之间,也淡了感情,没了真诚。况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若是有人借喝茶之名,投其所好,送其名贵茶叶来拉拢关系,这就成了“一杯茶滋生的腐败”。所以,茶风就是作风,一不小心,喝茶还真能喝出“官僚病”。
       品茶应有“群众味”。茶之味,苦也。周恩来总理视察农村,与茶农座谈,感慨到“农民炒茶多辛苦。”临行前端起茶杯咀嚼杯中剩余的茶叶片,体味农民之疾苦,这就是用行动感知茶中的“群众味”。干部品茶口含苦涩,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独自品茶之时,心中有群众,自然也能品出民意之疾苦、民意之所需。以茶会同事,则多谈谈工作,多谈谈基层,把群众的事放在工作首位,能贴近实际、理清思路、增进团结。把群众请进来,为群众沏杯茶,借茶沟通感情,解决问题,能密切干群关系,更能拉近干群距离。
        古语讲“一杯清茶问古今,两袖清风为苍生”,是人民群众对为政者的赞许和期待。“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为政者品茶思工作,感知“群众味”,进而转政风、促政风,这才是喝茶的正确打开方式。

【参考范文3】
茶风净 作风清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致。茶风折射作风,茶香清净体现出干部作风清明,干群关系是否密切,干部服务意识是否到位,且尝一杯茶,道几番家常。
   愿喝群众粗茶,茶香溢真情。群众的茶水即不是上等龙井,也不是珍藏普洱,但它凝结着群众的辛勤劳动、热情与智慧。干部愿喝群众的粗茶,不仅是对群众的尊重,更是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切关心民生疾苦的体现。现今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就要求干部深入群众,主动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针对性实现脱贫。干部愿喝粗茶,便能架起与贫困户之间的心桥,而多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多一份对贫困户的了解。这茶香中满满的真情,带给群众温暖,也让扶贫工作更为精准到位。
    用心品群众茶,才知民生疾苦。好茶细品,才能品出别样滋味。为官也是如此,只有从心出发,用心去了解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对群众的诉求多一分耐心、细心,才能换来群众生活的舒心。待茶香四溢,溢出的不仅是品茶的雅致韵味,更是官民浓浓的鱼水之情。反观现今某些基层干部,其茶风中体现着急躁与敷衍,在执行下基层体察民情的任务时总是抱着喝完这家茶赶去喝另一家茶的想法,在群众家中连板凳都没坐热,又能了解多少民情?如何能体会群众心中的苦楚,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为群众排忧解难?
   只喝群众清茶,显为政清廉之风。历尽艰辛成极品,自甘恬淡散清香。一盏清茶,显示出为政者的两袖清风。为政者当以“喝清茶”的姿态在工作中秉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坚持以茶养廉,以茶促廉。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洗去了我党的奢靡之风、腐败之风,迎来了廉正之气、廉洁之义。甚至有“喝茶谈话”这一机制,巧妙地通过一杯清茶,向领导干部发送廉政提醒和预警,既提高了反腐效率,又在这茶汤的清澈中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约束与监督,兴起为政的清廉之风。
    当然,好茶风绝非一阵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正如这茶香缕缕飘荡,给人以持久的嗅觉茶宴,我们要真正加强作风建设,以茶风清净带动作风清明,也需注重作风的持久延续性。若仅仅是一阵风,飘过即无踪影,就无法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某些基层干部,在上级号召作风建设时一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模样,而风头一过,又恢复懒散作风,败坏了党的风气,延误党的事业。茶香飘久远,党员干部也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目标,持续不断为群众谋福祉。
    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为政者当以茶风显作风,以茶风促作风,深入群众、关切群众、坚守廉洁底线,以茶风清净促作风清明。(梨子)


【参考范文4】
茶风即作风
逆光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早已融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勤劳朴实的庄稼人,每天在劳作之前都喜欢沏上一壶茶,带到田间地头,这一壶茶,既能生津止渴,亦能苦中作乐,还能与他人分享,不亦乐乎。可以说,中国人喜欢喝茶,喜欢的不仅是愈泡愈浓的茶香,还有那袅袅升温的茶风。共饮一壶茶,聊聊家常,诉诉真心,便是老百姓人情交往的写照。茶风即作风,在基层工作中,要想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不妨喝上老乡的一杯茶,以茶风转作风,以作风促政风,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而反观现实生活的干群关系,有些党员干部却只愿端起“高脚杯”,不愿喝口“大碗茶”,以至于老乡会因为“喝我家的茶”而感慨不已;有些干部一阵风式的扶贫如 “蜻蜓点水”, 凉了民心。如此发展,只会与群众越走越远,最终丢了民心,脱离群众。“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只有甘做茶叶,融入到老百姓的“水”中,让逐渐升温的关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以茶风带动作风,真正知民疾、解民忧、得民心。
      知之俞明,则行之愈笃。真正把茶风转化为勤恳踏实的作风,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很长的路要走。
      饮茶应有道,为官不摆官架子,要把民需放心上。一杯清茶,入之于口,暖之于心。只有将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时刻谨记群众的所需所求,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群众也自然会报之以认可。然而,在当前的扶贫工作中,很多基层干部却是为了政绩而扶贫、为了面子而扶贫,于是乎,诸如“拍照扶贫”“装儿子扶贫”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作秀扶贫不断上演。这就似一杯凉茶,不仅凉了百姓的心,也不利于政治作风生态的“健康”。
      饮茶需耐心,踏实作为,做事要下绣花功。茶饮不同于其他的饮品,要想品茶需要经过暖壶、洗茶、冲泡等多个环节,而这些环环相扣的程序就像我们的基层工作,看似繁琐,却一个都不能少。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要 “下绣花功夫”,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才能让基层工作更扎实,才能使基层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尤其是当前,乡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乡村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就更需要基层的领导干部们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耐心,不断去创新基层治理的思路,深入田间地头、多走百姓人家,一步一个脚印地营造良好清新的村风民约。
      饮茶要常换,方能清香长留,为政也要廉洁自律,才能永葆清新。俗话说“为政之道清似茶”,一杯茶,泡三次为最佳,三次之后不仅颜色会变,营养成分也会流失。领导干部也应向茶学习,把握好权力的“度”,只有守住底线,严以律己、严以用权才能在诱惑面前永葆茶色般的清新,守住老百姓的心。“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就像人民的好干部廖俊波,在为任二十余年,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也正是这种坚持,让廖俊波赢得了政和百姓的心,也留下了一段优秀共产党人的佳话。只要做了有益于群众的事情,哪怕最后没有留下来过的痕迹,四周萦绕的清香也能滋养百姓,造福一方。
       品一杯清茶,悟为政之道。只有将浓淡总相宜的茶风转变为踏实勤恳的作风,才能营造基层治理工作的良好清新氛围,以人民的名义,真正融入群众的“水”中,造福百姓。

添加一条新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课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